马上秋收了,70,80的农村朋友,有没有关于秋收时的童年回忆?
秋收,是我童年不变得回忆!
记不清是几岁,但从记事起,我的童年时光,在秋收时总会有那些夹杂着欢乐、无奈、汗水的感慨!
一到热火朝天的秋收时刻,总会忙得不亦乐乎。
那时候,因为我没有爷爷奶奶帮忙,我妈一个人忙不过来,外婆阿姨还有舅舅便会来帮忙,而我和哥哥一旦放学或放***,便会被要求一起去帮忙。
那时的我,对于冷冷清清的家,突然来了那么多的亲戚,热热闹闹的,我总会感觉很温暖很甜蜜。尤其是我们一起在田地里挥汗如雨甚至是偶尔割到手时,我的心总是被温暖与感动还有心疼充斥着,久久不散!
劳作到一定时间,大家都会围在一起,喝水,吃干粮,微笑着拉家常,有时还会打趣或者用当时劳作的苦来激励我,让我好好读书,以后有出息了就不用像他们那么辛苦却还赚不到钱。
那时的我还小又安静,不太会在众人面前说太多好话,只是顺从地点头。
有时候,为了打破沉闷的气氛,舅舅会和我比赛,我竟然就拼命地挥动镰刀,将稻谷一棵棵悲壮地倒下,成就了我的胜利。
每当这时,舅舅就会对我竖起大姆指:聪明能干,以后会有出息的。
小孩子都好骗,得到赞美的我,就会喜滋滋在更加勤奋地收割下去。
有着亲情的滋润,收割时的高气温、稻草割在脸上手上痒和痛、还有被镰刀割出来的伤口,还有收割完全了以后,挑稻草回家时肩膀上磨出来的水泡,好像都变得没有那么难以忍受了。
秋收,给我不止是回忆,更是对小时候缺爱的轻度治疗。
说起秋收,让我立马恍惚想到了收麦子。随即脑海里出现一轮火红毒辣的大太阳,灼热的风,高温天气和金黄灿烂如最纯粹沙漠的一大片麦田,镰刀割在麦子上的声音,无数麦子纷纷倒伏的形状,以及麦子被绑成捆,运回家,被送进打场机(脱粒机),脱出颗颗晶莹麦粒和人们挥舞着钢叉把剩下的麦秸秆,堆成大山一样的麦秸垛。
这些收获的情景都发生在夏季,因为太过浓烈,而产生发生在秋季的错觉,是否说明,秋收就乏善可陈呢?绝不!
秋收最先想到收玉米,完全可以将一个大活人的身高给淹没了,长满白萝卜一般大小的玉米,每个青色叶子包裹着玉米的顶端,都有一绺长长的胡子,拨开胡须就能看见里面累累如珠粒的玉米。把玉米从玉米秆上掰下来,装袋子,装满几袋子用一木制手扶小推车推回家,剥掉大部分叶子,留下三两片最有韧劲的,十来个一起,绑成一扎,架在屋檐下,静静等待时间晾干。
然后还要把玉米秆抱到地头,那是真高兴啊,你抱一堆,我抱一堆,三五个人差不多一个多小时吧就把放到玉米秆给抱完了,接着种麦子。刚收获完的玉米地,被咀嚼着新鲜玉米叶的牛们,拉着犁具重新翻开,农夫们跟在后面,一边吆喝着牛,一边把拌着化肥的麦粒撒进泥土里。然后,再用耕耱的平平整整,在脉脉秋阳的照耀下,悄然发芽生长。
关于秋收的回忆和记忆,那时候无忧无虑的在麦秸垛上玩,晚上还要轮流看打场机(脱粒机)想想都高兴,现在都遥远而零碎。再也回不去了。
我是一个出生在农村的80后,对于农民而言,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。这也意味着一年的辛勤劳作,在这一时刻就要得到回报。虽然农忙的时候会很辛苦。但是丰收的喜悦会让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。我记得到了秋收的季节到处都是黄登登的,犹如黄金一片,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每天早上困得不行,奶奶总会不停的叫我起床下干活。
相对于现在而言,那个时候的物资匮乏。人们种的田地也很多。种植的品种也很全面,各种农作物均有种植。不像现在特别单一。像现在的话,我们这儿就两种玉米跟花生。所以收起来也比较快捷。
睡得正香的时候奶奶总是唠叨让我起床干活,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种花生,我就背上搂子拿上塑料袋,去地里摘花生。因为地离家比较远所以中午带上干粮拿上水,就不回家了。中午会在野烧干粮,也会拿些花生来烧着吃。至今记忆犹新。
还有就是掰玉米的时候,在玉米地里那个玉米叶子会刺疼胳膊,在加上汗水的杀,因为汗水里含盐,所以是浑身又疼又痒又热。无法形容,秋收的季节天气还比较热,出汗在正常不过了,
不过最高兴的事还是秋收完的喜悦。
那时读小学三年级,秋收时我们小孩负责在家看护晒在晒谷场上的玉米花生稻谷,不定时玉米稻谷给翻翻晒干更快!那时候电视台正在播放《西游记》,我们一群孩子在我家围着电视📺正看得津津有味,正看得欢呢,我老爸从外面气喘吁吁的跑进来,操起扫把就打我们,一边打一边大声质问道:“大雨就要来了,我看天黑就从地里跑回来,你们却一个个都还在看电视,不去收粮食,难道要给大雨把粮食冲走吗?!”我们眼睛👀往院子一瞅,发现阳光明媚呢而且还特暴晒,心里嘀咕哪里会下雨呀?可是等走出了家门一看,妈呀,远处天空黑压压一片,眼看大雨就要来到了!大家赶紧都往晒谷场跑,就像打仗一样,争分夺秒的抢收起晒在晒谷场的粮食!那个场景,那个紧张的程度,感觉心脏都要掉出来了!那一次大家伙个个晚上全部***挨批了,所以印象特深刻!